立秋,是“二十四节气”之第十三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,斗指西南,每年太阳达黄经135°即为立秋。“立”即开始之意;“秋”即为禾谷成熟,立秋并不代表秋天到来,天气依然炎热,“秋老虎”依然存在,仍旧要注意防暑。立秋时节,阳气渐收,阴气渐长,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,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,也是人体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。因此,秋季养生,以“养收”为原则。 立秋养生
立秋时节饮食调理需顺应“肺主秋”的特性,把握“增酸少辛”的原则,适当增加山楂、葡萄、柚子、柠檬、番茄等酸味食物以收敛肺气,同时减少葱、姜、蒜、辣椒等辛辣之物,防止其发散过度加重肺燥。为预防渐生的秋燥,应提前滋阴润燥,多食用银耳、百合、莲子、蜂蜜等滋润之品。此时脾胃功能相对较弱,且现代人营养充足,传统“贴秋膘”不宜操之过急,切忌立即大鱼大肉大补特补,以免滋腻碍胃引发“上火”;若需进补,应以鸭肉、鱼肉、豆制品等清补、平补之品为主。 立秋之时,白天慢慢变短,夜晚变长,如果保持夏季晚睡早起的作息,人很容易倦怠、乏力、食欲不振。所以此时应开始“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”,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,早起能使肺气正常宣发。建议晚上21时到22时入睡,早上5时至6时起床较为适宜,让身体顺应大自然的变化,收敛气机,藏精补精,养好肺脏。同时,早晚气温已开始下降,要注意增减衣物,日间防中暑,早晚防受凉,早上活动避开露水。
立秋时节运动宜选择太极拳、八段锦、散步、慢跑、瑜伽、站桩等相对舒缓的项目,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而耗气伤津;锻炼时间应避开正午高温时段,选择清晨或傍晚凉爽时进行;运动强度以微微汗出、身心舒畅为度,结束后需及时擦干汗水并补充适量温开水。
|